《微觀世界》常設展
重新設計、從心開放,讓觀眾驚喜連連
【新聞稿】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常設展《微觀世界展示區》已有近20年歷史,歷經1年多的展場更新,於今年12月27日重新開幕,讓觀眾感受視覺與心靈上全新的奇幻旅程。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館長滕清生表示,「隨著媒體科技與科學領域的進步與發展,科博館《微觀世界展示區》也不斷求新求變,在策展團隊努力下,展現本館各領域專業人員最新的研究成果。」本次展場更新,新增項目有:8組互動媒體節目、9項巨大3D模型(每具約1-2公尺)及10組以上放大3D模型、3組以上之操作型實體顯微鏡,以及10部以上之媒體節目等。
常設展《微觀世界展示區》新增展示依內容分為三個主題:「大海小宇宙」主推海洋生物的近距觀察及保育;「以小吃大」介紹寄生動物及微生物造成的疾病;「最大最小的花」展示植物的多樣形態與功能。
新增展品主要有三大特色:
(1)互動趣味的科學媒體節目
互動展示媒體特色包括:多人參與、體感互動及指尖觸控等,將罕見的海洋微細視野召喚到觀眾眼前做近距離互動。其中以能感應觀眾步伐的地面投影互動遊戲「海底走秀」為最刺激又大規模的展品。透過觀眾與形形色色放大的海蛞蝓互動,傳播海洋保育的觀念。大型的多人多點觸控桌「指尖放大鏡」,則能讓觀眾結伴一起在桌面上用指尖直接放大海洋中各種難得窺其真貌的生物,觀察牠們的特徵。
(2) 大量特殊動植物的巨型寫實模型
展場內外有近10組科博館首度研發的巨大寫實模型,用以呈現奇特的動植物形態。包括放大10倍以上、長相又像螳螂又像長腳蜂的特殊昆蟲-銅頭螳蛉、舉著奪魂鋸的穿刺型琴蝦蛄,和功夫高手般的粉碎型蟬型齒指蝦蛄等模型;還有世界上最大的花和花序、臺灣最大的花序密毛魔芋等原尺寸巨大模型。其中本館特別以植髮的技術、耗時數月、手工製作台灣特有種密毛魔芋的密毛,展示密毛魔芋在老中青不同階段中密毛叢生的狀態,相當難得一見。
(3) 微觀之美
以美學角度規劃休憩空間的展場,展場壁飾取材自蝶翅細節放大為50倍左右的藝術織品;巨型彩雕藝術玻璃天花板則依照體型1公分左右、各式各樣纖細艷麗的海蛞蝓來塑造。展區不但充滿豐富的視覺饗宴,也帶給觀眾舒適的休憩空間。展場也提供數台顯微鏡,讓觀眾親自探索各種自然形態的奧妙。
除了新增「海底走秀互動遊戲區」和「眼見微真」顯微鏡觀察區,展場保留過去極受好評的生態隧道區,讓觀眾可以遠距遙控觀察水生及陸生小動物,數台自備解說節目的電腦顯微鏡讓觀眾自行探索光學顯微鏡的奧秘以及播放影片的「微觀劇場」和「電子顯微鏡」。
《微觀世界展示區》更新後,將科博館館內研究人員的學術研究成果,轉化成以趣味互動、資訊新奇、視覺美學為主軸元素的展示區。展示的內涵不再追逐大倍率的顯微硬體設施,而是轉為關注如何運用顯微技術來敘述精彩的科學故事。策展團隊強調,顯微觀察突破了人類視覺的尺度限制,但看得最微細卻不見得看得最清楚。新的展覽不但引導觀眾重新思考「微觀」的意義,也揭露了在放大的尺寸下,多樣的生物用以適應生存的特殊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