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癭,不見造癭生物?
植物園「癭-生物的共同演化」特展
深入剖析植物與生物的依存關係
【特展時間與地點】
◎時間:103年7月7日-8月31日
◎地點: 植物園特展室
【新聞稿】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將於7/7~8/31期間於植物園特展室舉辦「癭(ㄧㄥˇ)-生物的共同演化」特展,揭開植物與生物間的依存關係,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觀。癭 (gall) 是植物組織受其他生物的刺激(包含物理機械性或化學物的刺激),造成其受刺激部位附近的細胞增生及增長,而使其變形。使植物產生癭的生物稱為造癭生物,主要有昆蟲的雙翅目、半翅目及膜翅目等,及螨蜱的節蜱類,其他還有真菌、細菌、線蟲、菌質體及植物。產生癭的植物稱為產癭植物,植物產癭的部位在葉片最普遍,其它還可在枝條、嫩芽、根、花或果實。因為癭的形狀及位置具有高度的專一性,所以只見癭而不見其造癭生物,依然可以藉由癭去判斷是由何種造癭生物造成的。
對於植物癭的研究科學稱為癭學(cecidology),始於十七世紀,至二十世紀才有較多及較深入的研究,臺灣癭學研究的基本資料相當匱乏,主要集中在昆蟲的同翅類及節蜱類。人類對於癭的利用始於民俗占卜用途,其後有利用癭體製作染料及醫藥,在中國最有名的例子,是利用蚜蟲於鹽膚木上造成的蟲癭,中醫上稱為五倍子,當作收斂劑使用。
癭及造癭生物是一種長期共同演化的結果,癭提供造癭生物避難所及豐富食物的來源,而造癭生物對於植物的刺激使其產生生理及結構的變化,同時也延長受害細胞的生命,這結果對植物也是有利。癭的演化有六種可能:(1)中性的非適應假說;(2)植物的防禦行為假說;(3)互利共生假說;(4)造癭生物匯集營養的片利共生說;(5)躲避不利環境狀況的微環境假說;及(6)躲避天敵的假說。
本次特展將於暑假的7月7日開展,主要介紹昆蟲及螨蜱所造的癭,癭形成過程、機置及種類,呈現方式包含文字解說及圖板、模型、植物癭實體、實際操作顯微鏡觀察癭及影片,並在暑假期間邀請學者專家舉辦三場演講及植物園觀察癭。相關資料,請上科博館官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