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提升國人科普素養 科學與生活大結合
坐姿與閱讀成效關係如何?市售瓶裝茶、市售茶包與自製茶品的澱粉分解效果有何差異?破損的羽毛球該如何起死回生?這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科學題目,都是「2017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入圍決賽參賽者探究的生活科學主題。
由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網中心)、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共同主辦的「2017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從551份報名繳交的作品中,選出國小組、國中組、高中職組及教師組共24組入圍隊伍,進入6月3日在高雄市空中大學舉辦的決賽。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入圍與佳作名單中,除了有離島的金門外,還有遠從韓國釜山華僑中學與印尼泗水台灣學校來參賽的隊伍,顯示「2017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競賽已經成為國際級的科學探究競賽。
高雄市教育局副局長王進焱表示,「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的主要精神,是要打破「科學都是生澀難懂」的刻板印象,改變過去「上對下」的教育思惟,由受教育者(學生)透過觀察議題、蒐集資料、理解資料及敘述表達的科學學習步驟,探討生活中的科學議題。「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和科展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強調生活應用而非發明,希望能將科普精神真正落實於學生學習過程,提升國人的科學探究與應用軟實力。
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王永和表示,國網中心近年來不斷協助科技部推廣科普教育,期許科學素養能向下扎根。於2014年開始與高雄市教育局共同推動的「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已連續舉辦4年,競賽宗旨是培養我國國小、國中、高中職學生、教師與社會人士對於科學的興趣、培養科學的探究能力、理解與表達的科學敘事能力。今年總計全台133所學校,1,181人熱情參與,已經成功帶動全民科學探究的風氣。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也表示,生活上的題材都是引領學生喜愛科學的契機,透過相互教導的過程,更能了解科學背後的原理。大自然的植物、動物等領域,衍生出這麼多有趣的性質,我們可在自然中看見科學,用科學來理解自然,從這些自然現象中就可以看到不少道理,即使表象細微,背後的道理卻非常深厚廣大。
今年的競賽增設高中職的「海洋科學組」。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館長陳啟祥表示,台灣四面環海,特殊的地理環境令台灣海域成為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最高的海域,海洋議題是未來全人類必須關注的議題。
主辦單位於6月3日在高雄市立空中大學進行決賽暨頒獎典禮,除現場選出前三名及優選隊伍外,也進行各組的佳作、社會組及「海洋科學組」頒獎,並邀請科學教師現場帶領大家科學動手做,場面相當熱鬧。
相關競賽資訊請洽官網http://sciexplore.colife.org.tw/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