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人口爆炸、氣候變遷、經濟發展等人為因素,對地球生態造成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生物多樣性正急速降低,物種滅絕速率遽增百倍以上;許多物種在生物學家還未有機會認識之前,就已遭遇滅絕的命運。生態系統環環相扣,失序的自然將直接威脅人類的健康和經濟,因此搶救地球生態刻不容緩!
高等教育的專門化和務實化,讓博物學家(naturalists)成為稀有學者。面對前所未有的艱難保育挑戰,我們必須在傳統的高等教育課程中另闢蹊徑,整合跨領域的知識、教育及研究,讓學生有機會接觸更多元的資源,從博物館、動植物園、種源庫、課堂及田野實習,瞭解地球生物的多樣性、物種間的互動、動植物的照護、保育議題的多面向,培養紮實的研究能力基礎。為此,國立清華大學、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中興大學和《科學人》雜誌,規劃了「未來地球生態學程」,共同培育拯救未來地球的保育人才。
二、2017暑假課程
(二)7/02~7/08 上課與住宿皆在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 |
||
7/02 |
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報到 |
|
7/03~7/08 |
早上植物學課程,下午溫室實習 |
|
7/09 |
出發往台中 |
|
(二)7/10~7/21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上課,住宿國立中興大學 |
||
7/10 |
棘皮動物、甲殼類 |
趙世民、施習德 |
7/11 |
海洋無脊椎動物 |
黃興倬、李坤宣 |
7/12 |
蝶類、蛾類和嚙蟲 |
詹美鈴、施禮正 |
7/13 |
螢火蟲、椿象 |
鄭明倫、蔡經甫 |
7/14 |
兩棲、爬行動物類 |
黃文山 |
7/15 |
真菌 |
吳聲華 |
7/16 |
放假 |
|
7/17 |
獸類、鯨豚類 |
陳彥君、姚秋如 |
7/18 |
鳥類 |
洪志銘 |
7/19 |
古生物 |
張鈞翔 |
7/20 |
參訪農試所作物種原組 |
|
7/21~7/22 |
放假 |
|
(三)7/23~7/28 參訪北部研究機構,住宿國立清華大學 |
||
7/23 |
台中出發往清華大學 |
|
7/24~7/28 |
室內課及參訪台北市立動物園和基隆國立海洋科學博物館 |
|
7/29 |
放假 |
|
(四)7/30~8/04新竹北埔麻布山林吳大猷科學營〈人類的未來發展:從生命科學的觀點談起〉 |
||
(五)8/05~8/31各專業實驗室實習 |
||
(六)9/01 第一屆學員成果報告 |
三、2018寒假課程(暫定)
(一)第一週 生態學大數據分析 上課與住宿皆在國立清華大學 |
(二)第二週 協助2018動物行為及生態學研討會(1/22~23) |
(三)第三週 南投林試所蓮花池研究中心參訪(三天)、熱帶生態學清大上課(兩天) |
四、2018暑假課程(暫定)
(一)第一~二週 馬來西亞熱帶雨林或台灣田野探索 |
(二)第三~八週 各專業實驗室實習及成果報告 |
五、報名資格及方式
(一)已修習過一年的生物學課程的在學學生優先,並承諾積極參與2017年暑假、2018年寒假及2018年暑假之完整課程。
(二)4/13以前,填寫本簡章後附之報名表,以電子郵件連絡以下指導教授(郵件標題「報名2017未來地球生態學程-姓名/校系或單位」):
大台北地區 |
王俊能 |
台灣大學生態及演化研究所 |
LEAFY@ntu.edu.tw |
桃竹苗及海外地區 |
黃貞祥 |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 |
gcsng@life.nthu.edu.tw |
中南部及台灣其他地區 |
黃文山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組 |
wshuang.380@gmail.com |
(三)初選後與指導教授面談
(四)5/16公告入選名單(名額25~30人,開放少數名額給社會人士)
(五)課程、住宿及集體交通費用,由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資源保種研究中心募款全額資助,餐費自理。
(五)清華大學開設三門課程「未來地球生態學一」(3學分)、「未來地球生態學二」(2學分)、「未來地球生態學三」(3學分)之學分提供校內及跨校選修(非台聯大學生亦免繳學分費)。
(六)全程參與及表現優良者,授予中英文結業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