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館與中國醫藥大學合作
《針灸熱潮傳奇與回顧特展》
介紹「針灸醫學」縱橫古今中外的傳奇故事
- 開展日期:102年01月03日-102年12月31日
- 地點:人類文化廳中國醫藥展示區
【新聞稿 】
歷史悠久的中國「針灸醫學」,為什麼能縱橫古今中外?在醫學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為什麼「中醫熱」、「針灸熱」仍然蔚為風尚?「針灸法」除了醫治人類的病痛之外,又是如何應用到病畜身上,發展出「獸醫針灸學」?
為了讓大眾深入認識傳統醫學對世界影響,由中國醫藥大學醫師教授團隊策畫的《針灸熱潮傳奇與回顧特展》,自1月3日起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文化廳中國醫藥區展出。這項特展同時結合美國中醫藥針灸學會、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聯會、中華針灸醫學會等之學者專家共同參與,展示內容主要透過58幅圖文版、電腦多媒體節目和出版品,娓娓述說「針灸醫學」跨越古今、傳遍世界的傳奇與潮流,期許傳統醫學持續發光發熱,扮演造福人類健康與福祉的角色。
孫維新館長在開幕致詞時談到自己和針灸醫學的淵源,他表示在求學時期曾因為坐骨神經和運動傷害而求助中醫,不但透過針灸醫療方式治癒疼痛,甚至自己還學會一些簡易的針灸療法,受益良多。他希望透過這項展覽,讓社會大眾瞭解中醫的博大精深,並且從中獲得中醫養生的智慧。
回顧中國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代的扁鵲、醫緩等名醫,即常以針灸療法治病,故有「一針二灸三藥」之說,由此也突顯了「針灸」在中國醫學上的重要地位。「針灸」屬於物理療法,包括針刺與灸灼兩種不同的方法。針,以金屬之針刺入肌膚之中,常運用補、瀉等手法,施術時有酸、麻、脹、重等感覺;灸,則以艾灸於皮膚之上,使產生火灼的溫熱感。兩者在方法和性能雖然有所區別,但都在人體特定穴位上給予刺激,使之產生輕重不同的反應,來調整人體陰陽氣血的平衡。
幾千年來,針灸療法不僅在醫療保健上發揮作用,並且流傳到全世界。6世紀東傳至韓國、日本,南傳到越南,17世紀傳至荷蘭、德國等歐洲國家,19世紀傳到美國,近半世紀更有朝全球化發展傳播之勢。例如:世界衛生組織(WHO)1977年在日內瓦召開的「促進和發展傳統醫學會議」上,對中醫藥學、針灸學方面的研究工作給予肯定的評價,1979年公薦針灸43種適應症,1984年宣布「針灸醫學已成為世界通行的一門新醫學學科」,1989年公布《國際標準針灸穴名》、2007年公布《WHO傳統醫學國際標準術語》3,543條,2008年發布《世界衛生組織標準針灸經穴定位》,「針灸醫學」至今已傳遍世界140多個國家。
中國醫藥大學黃榮村校長表示,針灸醫學的發展至少有三千年的歷史,直到1972年開始才廣為世界各國認識而成為顯學,也使中醫受到普遍的重視。尤其世界衛生組織已認可針灸醫學在醫療方面的實質效果,許多醫學院校及醫學研究單位亦普設針灸醫學研究中心和相關學程,2011年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更將「針灸」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可見傳統的針灸醫學和中國醫藥在當今西方醫學科技領域受到相當大的重視。
參與這項展覽策劃的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研究所張永賢教授表示,從醫學發展潮流來看,19世紀是「自然的醫學」,20世紀是「健康的醫學」,到了21世紀是「疾病的醫學」,但臺灣卻被稱為「洗腎的王國」。中醫不但積極傳承傳統醫學的智慧,也在現代化過程中不斷結合先進醫學科技,對於疾病醫療產生相當大的貢獻,也蘊涵「預防醫學」的養生智慧,值得政府和國人重視與推廣。
《針灸熱潮傳奇與回顧特展》除了在科博館展出之外,並將陸續於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紐約美國中醫藥針灸學會、新加坡中醫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等地巡迴展出。科博館在展覽期間也將邀請針灸醫學專家崔玖、林昭庚及張永賢等三位教授舉辦專題講座,並推出「動手做艾絨香包」親子活動及「小小華沱研習營」等科學教育活動,歡迎民眾一同來科博館見證「針灸醫學」的故事。
【針灸醫學理論發展小史 】
《黃帝內經》一書集上古醫學理論大成,其中的《靈樞經》又稱為「針經」,描述經脈循行、穴位分布以及針灸治療的理論學說。其後,晉朝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唐代孫思邈的《千金備急方》、明朝楊繼洲的《針灸大成》、清代《醫宗金鑑》等相關著作亦陸續問世。在針灸醫學教育方面,唐代太醫署設有獨立「針科」,由「針博士」、「針師」等,掌管「針生」經脈孔穴教育;宋代醫官王惟一則編撰《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並鑄造銅人;民國46年教育部設立「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宣布「發揚針灸」為三大工作之一;隔年中國醫藥學院成立(現為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科學」列為必修課程之一,正式納入高等教育系統。
【特色展品介紹 】
一、針灸銅人
中國人體結構模型的歷史,最遠可追溯到王莽時代,命醫官對罪犯進行解剖,再用青銅鑄造人體結構模型,稱作「銅人」。北宋醫官王惟一奉旨鑄造銅人經穴模型,用於針灸的教學與考試,一直傳到元代。元世祖至元二年加以修整後,明代復又根據宋朝的原型重新鑄造銅人,至清末銅人失蹤下落不明。在此展出的銅人模型,係依現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銅人仿製。
二、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宋仁宗天聖年間,醫官王惟一編撰《銅人腧穴鍼灸圖經》三卷問世,同時主持設計鑄造針灸銅人模型的工作。圖經中記載了穴名三百六十五個、左右兩側穴位六百五十餘處。銅人腧穴鍼灸圖經的內容,曾被刊刻在銅人旁邊的石碑上,做為醫學的基準,供學習針灸者拓印使用。至明代,刻石上的圖經已模糊難辨,於是重新摹刻,並新增穴腧都數一卷。本項特展中展出明正統八年( 西元1443) 「銅人石經」的複製品。
三、獸醫針灸學--牛、馬、狗經絡穴位模型
四、五千年以前,先民將針灸法應用到病畜身上,發現亦能獲得相同的效果,遂產生了「獸醫針灸學」。據文獻記載:三皇五帝時期,伏羲是中國畜牧獸醫的創始人;周朝分醫學為疾醫、瘍醫、食醫和獸醫四科,可見獸醫已經被重視。較早一部有關獸醫的針灸書《伯樂針經》,由孫陽所著,成書於春秋秦穆公( 西元659- 620) 時期。之後獸醫學持續發展,明朝為獸醫針灸的黃金時期,喻本元、喻本亨兄弟所纂的《元亨療馬集》(西元1608),詳載馬、牛、駱駝的疾病、針灸和中藥等醫術,為研究傳統獸醫針灸學的經典之作。自晚清以降,獸醫針灸學逐漸沒落。
四、針具
隨著先民製造石器技術的進步,開始根據不同的用途,磨製不同形式的石器。其中砭石又稱石針,為中國最早使用的原始外科醫療工具,主要功能為促使腫瘍破潰,排除濃血,是針刺工具的萌芽,其後還出現骨針、竹針、陶針等。冶金術發明後,便開始製造各種金屬質料的針具,如銅針、鐵針、銀針,並增加了針刺治療的種類和方法。像是九針的應用,即擴大了針刺治療的適應症,提高了療效。民國以後,醫務科技人員應用現代科學的方法,發展出指針、耳針、鼻針、面針、腕踝針、梅花針、頭皮針、皮內針、現代毫針、電針、水針、以及陶磁針等多種多樣的治療方法。
五、金銀醫針
1968年河北省滿城中山靖王墓出土了漢朝金針四枚、銀針六枚。這批金銀醫針與《黃帝內經. 靈樞》中所載形制相似。
六、灸料及灸法
灸法的產生與火的發明和使用,有著密切的關係。先民在燒烤食物或用火取暖時,發現用獸皮、樹皮包上燒熱的石塊或砂土作局部取暖,能減輕原有的疼痛,這可能就是原始的熱熨法。後來經不斷的改進,逐漸發展出灸治的方法。灸法可分為直接灸(化膿灸、斑痕灸、麥粒灸)、間接灸(豉餅灸、附子灸、填鹽灸、溫針灸、雷火灸、太乙神鍼灸、隔薑灸、艾條灸、保健溫灸)等。用於灸治的材料,開始只使用一般的樹枝和草絨灸灼,後來發展到艾灸、木炭灸、竹筷灸、硫黃灸、雄黃灸、燈草灸等。使用最多的是艾灸,艾的功效,在中國歷代醫學文獻中屢有介紹。
七、電針
電針是應用毫針結合電刺激的一種治療方法,即在毫針上通上不同的電流。由法國針灸家薩郎第愛( Sarlandiere)醫師於1825年發明,推廣至德、日、及中國,迄今已甚普遍。原則上針灸所能治的疾病,電針均能適應,但是抽筋、心臟衰弱、神經質、虛弱或對電針過敏者,則應慎用。目前對於神經系統及肌肉關節疾病使用較多,在外科手術麻醉方面亦有良好的效果。電針機依輸出性能,可分為:直流電針機、交流電針機、感應斷續脈動電針機、低頻振蕩電針機、高頻振蕩電流機等類。近來並研發出紅內線雷射、生物能等針灸治療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