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珊瑚礁生態多樣性再添一座寶庫》
-墾丁海底彈丸之地,發現超過60種海蛞蝓
【新聞稿】
墾丁海底一片小小的珊瑚礁,在短短兩個星期內,被愛海的專業潛水人發現並記錄了超過60種海蛞蝓,海洋生物多樣性寶庫的美名當之無愧!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黃興倬博士於3月14日發佈記者會上表示,上週赴墾丁國家公園進行海域生態調查,會同中華民國水中攝影協會理事長,也是潛水超過30年的資深潛水教練蔡永春先生,在後灣海域水深15-20公尺處,一片面積20公尺見方的海底,一天之內就觀察到超過20種的海蛞蝓。連同蔡永春和水中攝影協會同好這兩週的調查紀錄,共計發現了60種以上。
臺灣本來就是海蛞蝓多樣性的「熱點」,曾經發現許多的種類,但是在同時同一地點出現如此多種類的海蛞蝓,即使放眼全世界也屬於難得的現象。後灣附近是射寮溪的出海口,河水帶來的營養鹽加上強勁的海流,讓許多依賴水流帶來養分的生物蓬勃生長,而這些生物正是許多海蛞蝓的食物來源。海蛞蝓被豐富的食物吸引而來,渴望找尋同類好進行繁殖的海蛞蝓更追隨著其他同類的氣味,匯集在這塊小小的海域。海蛞蝓體型大小隨種類差異很大,體長從數公釐到2、30公分都有,而且體色斑紋艷麗多彩,極富變化。這次發現的海蛞蝓大多屬於小型生物,體長最大不過7、8公分,許多種類的大小更是不到1公分。在海底搜尋這種小小嬌客,極度耗費眼力心神,但是一旦發現了一隻美麗的海蛞蝓,潛水人都用「撿到寶」來形容當下的心情,國外專家也以「海底的珠寶」(Undersea Jewels) 稱之。這種海蛞蝓群集的地點,是研究海蛞蝓生態最理想的環境,日後更可能發現新種的海蛞蝓。
黃興倬博士指出,每年三、四月開始氣候轉暖,許多海洋生物便開始頻繁活動,為繁殖季作準備。後灣海域由於海流強勁,潮汐與季風也常令海岸波浪洶湧,並非休閒潛水的理想地點;此外,因該海域鄰近河流出海口,水中能見度經常不到5公尺,若沒有豐富的潛水經驗並有熟悉當地海況的嚮導帶領,並不建議貿然自行前往。目前科學界對於海蛞蝓的生態尚有許多不明瞭之處,而且牠們食性特殊且專一,許多種類體內也具毒性,幾乎無法人工飼養。黃興倬博士與蔡永春教練都呼籲:在海底見到牠們只要用眼睛和相機留下影像記錄,千萬不可貿然捕捉或是帶回飼養,一則破壞自然生態,一則不明瞭其習性而養在水族箱中,只會快速死亡,徒然犧牲一條生命,而且其毒性還可能汙染水族箱,導致其他物種死亡。
「讓海蛞蝓在海中自由生活,如此才能顯出牠們各自的美麗。」黃興倬博士表示,這次的發現,再度證明臺灣是生物多樣性的寶庫,只要我們盡力保護海洋,使其不受到太多人為壓力,這些繽紛精彩的生命,就是我們留給後代子孫最美好的資產。
【海蛞蝓小檔案】
海蛞蝓是海中的「無殼蝸牛」,屬於軟體動物門的後鰓亞綱,身體沒有硬殼保護,大多只能在海底緩慢爬行,或是作波浪狀擺動,作短距離的游泳。海蛞蝓種類繁多,而且新的品種不斷在全球各地被發現,體色斑紋鮮豔多樣,被海洋生物學者暱稱為「海底的珠寶」。生態習性複雜,常以藻類或海底生物為食,有些種類的海蛞蝓甚至會捕食其他海蛞蝓。有些以水螅為食的海蛞蝓,會將水螅蟲的有毒刺細胞原封不動地轉移作為己用,當天敵攻擊這類海蛞蝓時,便會被水螅的刺細胞螫傷;也有的海蛞蝓吞下藻類後,把藻類的葉綠體集中到身體背部,就可以進行光合作用!海蛞蝓搖身一變,成為一座移動的太陽能源工廠。因此從研究海蛞蝓的生態當中,可以看到生物為求生存繁衍,極盡巧妙演化之能事。